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卧式拉力试验机的结果和哪些方面有关

卧式拉力试验机的结果和哪些方面有关

更新时间:2025-10-27点击次数:110
  卧式拉力试验机作为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的重要设备,其测试结果受多环节因素影响。以下从设备特性、试样状态、环境条件、操作规范四个维度解析关键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点:
  一、设备自身性能波动
  机械结构精度
  导轨直线度偏差会导致横梁运动轨迹偏移,直接影响位移测量准确性;滚珠丝杠间隙过大会产生空行程误差,需定期调整预紧力。
  载荷传感器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零点漂移,建议每月进行砝码标定,确保示值误差≤±0.5%。
  动力输出稳定性
  液压驱动系统油温升高会改变介质黏度,导致活塞速度波动;电机转速闭环控制精度不足时,加载速率易偏离设定值,需配置伺服控制系统实现恒速控制。
  夹具适配性
  不同材料需匹配专用夹具:金属拉伸用楔形自锁夹具,线缆测试采用缠绕式夹具。夹具齿纹磨损会导致打滑,使实际负荷低于显示值,需定期更换硬质合金镶片。
  二、试样制备与装夹
  制样工艺规范性
  试样加工应避免热影响区,锯切边缘需打磨平整;板材试样宽度公差应控制在±0.1mm内,窄条试样易产生应力集中提前断裂。
  装夹对中性
  轴线偏差>0.5°将引发附加弯矩,尤其脆性材料会出现异常脆断;建议使用激光对中装置,确保上下夹头同心度。
  表面处理一致性
  电镀层厚度差异会使接触面摩擦系数变化,铝材阳极氧化膜过厚可能导致局部剥离,需按标准统一表面处理工艺。
  三、操作流程标准化
  预加载消除滞后
  加载至预估最大力的10%,保持5秒释放残余应力,二次加载数据才有效。
  速率控制策略
  屈服前阶段采用应变速率控制(),屈服后转为位移控制,防止突然降速导致的惯性冲击。
  数据采样频率
  动态试验需设置采样频率≥1kHz,静态试验在屈服阶段加密采集点,完整捕捉上屈服点转瞬态。
  四、数据处理算法
  不同国标(GB/T 228、ISO 6892)对断后伸长率的定义存在差异,软件需自动识别断裂判据;弹性模量计算应选取线性段起始点与终止点,剔除初始非线性部分。
  通过建立设备日常维护制度(如每周润滑导轨、季度更换液压油)、制定标准作业程序(SOP)、配置环境监控模块,可使测试结果离散系数降至3%以内。对于关键试验,建议采用双机对比验证,并保留原始数据曲线供追溯分析。